![]() ![]() |
紧紧围绕“奉献”主题 高举志愿服务大旗全面锻造跨世纪青年人才 |
作者:中心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贵州省得到了大力推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7年来,在全省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志愿者行动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紧紧围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高举志愿服务阳光行动大旗,创造出一件件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新业绩;7年来,我省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从小到大,不断进取,初步建立起了从单项服务到涵盖扶贫、助残、禁毒、计生等主要社会领域的系统工程;7年来,我省的志愿者队伍从临时招募到实施注册制度,全省注册志愿者已达20万人,服务对象也逐渐向各种各样的弱势群体延伸,逐步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服务”的目标迈进;7年来,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贵州共青团最主要的工作品牌,成为共青团工作社会化运作的重要标志,成为共青团组织联系青年人的重要桥梁。
一、贵州省青年志愿者行动七年来主要工作业绩
1.从1997年开始至2004年,因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大型活动,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连续获省政府表彰;
2.从2000年开始,滕明龙、张启龙、徐国强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的称号,是全国唯一连续三届获此殊荣的省;
3.从2000年开始,我省先后有8名个人和8个集体荣获全国百优称号,是全国荣获该称号最多的省之一;
4.从1998年起,贵州省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5.贵州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是全国工作人员最多且唯一自筹经费,开创志愿者行动事业的省级指导中心,中心成立来已分别荣获团中央授予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贡献奖、中国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和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奖等光荣称号;
6.2001年,首次派遣志愿者前往草海服务,开创了我国环保志愿者到高寒地带开展长期工作的先例;
7.2002年10月创造性地提出树立“阳光行动”的品牌并统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思路,归纳出“服务大局,奉献社会,温暖他人,彰显爱心”的阳光精神,助残、助老、禁毒、改厕、计生志愿者行动在全省全面启动。
8.2004年3月,贵州省“阳光行动”志愿服务队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十大杰出服务集体”称号。
9.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贵州实施,贵州省在全国率先推出四级联动(中央、省、市、县)、四级投入、多方受益的机制,已累计有来自贵州、北京、江苏、辽宁、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海南、山西的3000人(次)大学生志愿者给全省的65个贫困县的600余个乡镇提供了支教、“远教”、支医、支农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无论是项目的多样化、参加活动人数、还是覆盖面都位居全国之首。国务委员陈至立还对贵州织金县实施的地方项目专门作了肯定批示。
二、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契机,掀起志愿者行动新高潮
2003年6月初,贵州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作为全省志愿者组织一项十分紧迫和重大的政治任务列入重要工作日程。2003年6月初,在全省迅速启动了该项工作,按照“四优先”原则(扶贫重点县、教育两基攻坚县、农村远程教育试点县、团县委工作基础较好的县优先),确定了受援县和志愿者工作岗位。同时,在实施的工作中都是以创新的精神去认真落实,抓实管理工作中的每个细节,认真落实每一项规章制度,以项目运作的方式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3年,国家、省、市、县四级计划志愿者人数达到1285名,2004年,又创新高,达到1676名。2004年增设的“远程教育”志愿服务行动是全国的试点省,志愿者达455人,分布在贵阳、遵义、黔东南三地,是全国远教工作中参予人数最多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们已逐渐成为乡镇远程教育的骨干队伍,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的远教事业。西部计划在我省实施的两年时间里得到了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贵州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取得了“老白姓得实惠,志愿者长才干,全社会树新风”的阶段性成果,掀起志愿者行动新高潮。
三、积极参与扶贫攻坚,重点实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
自1998年以来,团省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实施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这项工作连续五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数量上,七年共招募青年志愿者641人(其中包括团中央机关、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青岛、宁波、大连250名);青年志愿者在全省最为贫困的20个贫困县广泛开展了支教、支医、支农、环保等内容的志愿服务。五年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他们中有“爸老师”滕明龙、白衣天使宋婷婷,不走的志愿者罗玉萍,舍得下半岁的幼女,舍不下山里娃的樊廷芳, 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作为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学雷锋活动形式的继承和发扬,各地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了服务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每年3月5日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日或重大节日、寒暑假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活动,为经常性开展文艺服务活动,部分大中城市建起了青年志愿者文化广场,定时开展义演宣传活动;为服务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贵阳市开展“百日百村百集”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文艺服务队、送货服务队、科技服务队、法制服务队等深入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各高等院校每年寒暑假都组织大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社会反响极大;从2000年开始团省委还在全省部分农村地区推开农村青年志愿者改厕行动,直接服务农村生活需要,取得初步成效;洪涝灾害青年志愿者抢险突击队也在各地受到灾害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2夏季,贵州省受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都有青年志愿者队伍在辛勤地工作,直接发挥了青年人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2003年4月,在“非典”肆虐之际,贵州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组织志愿者挺身而出,开通招募热线,依托社区,医院和药店成立了十一个志愿者防非服务站,组织多支服务队深入火车站、大街小巷散发宣传医疗卫生知识,进行清洁消毒、测量体温等活动,为贵州省没有发生“非典”做出了贡献。从2003年开始,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和贵阳市博爱医院联合开展了青年志愿者送健康阳光大行动,累计已深入到黄平、丹寨、修文等十余个贫困县为基层群众送医送药。 九、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志愿服务协调、管理网络 全省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除了着力设计、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外,还注意加强青年志愿者服务机制建设,保证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有效开展。贵州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于2000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成立后坚持走社会化运作的路子,在团省委的指导、支持下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采取自筹资金的方式自谋发展的独立运作的志愿者中心,中心成立后,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活动,受到团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志愿者事业的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志愿者行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贵阳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等地青年志愿者协会也相继成立,省直、部分企业、高校也成立了各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在基层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方面,各地也普遍得到发展,仅毕节地区就建立了3000多个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需要招募不同类别的青年志愿者,开展注册青年志愿者、广泛招募专业类青年志愿者、短期服务青年志愿者、一年服务期青年志愿者、临时性集中参与大型活动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目前我省还初步形成了青年志愿者行动评选表彰激励机制,主要有“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优秀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服务贡献奖”等奖项。 十、以“阳光行动”为总揽,提高品牌意识,促使我省志愿者行动跨上新台阶 2002年9月,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抓住迎接“十六大”的契机,在团省委的支持下,战略性地向全省共青团组织推出青年志愿者“阳光行动”,以“服务大局,奉献社会,温暖他人,彰显爱心”的志愿者阳光精神为指导,要求全省青年志愿者努力在助老、助残、禁毒、计生、扶贫开发、服务大型活动等领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一系列有声有色,看得见,摸得着的志愿者行动,逐步掀起全社会关注志愿者、参与志愿行动的新高潮,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典范。“阳光行动”作为我省着力打造的公益品牌,从树立品牌意识上作了有益的尝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志愿事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过去7年里我省的志愿者行动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并且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项大有希望的事业,贵州省志愿者行动的明天会更精彩。 |
![]() ![]() |